川牛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压高,多是肾阳不足了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http://www.victroncapital.com/m/

“高压,低压”!

“主任,不应该啊,我这血压怎么这么高?”

该男子姓陈,年龄58岁,患高血压6年的时间,为了控制血压,一直在服用西药,但效果忽好忽坏。

尤其是最近一年的时间,陈先生经常头晕,心悸,四肢浮肿,面部发热,腰膝酸软,耳鸣,频繁小便等。

刻诊,脉象沉细,舌苔白腻,舌质淡,手脚有点凉,双腿浮肿,身材很瘦,脸色微微泛红。

情况了解后,但见结果陈先生服用15剂后,头晕的现象明显好转,睡眠也好了,耳鸣也有所减轻,脸也不红了。

此时,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投用20剂。手脚开始温热起来,血压也明显下降了不少。

之后方剂隔一天用一次,同时服用“金匮肾气丸”。大半年的时间,陈先生的血压已经稳定。

昨天还与我联系,说血压稳定了,一直也没高过。

其实,陈先生是一个典型的“下元虚寒,虚阳浮越”的症候,也就是“上热下寒型高血压”。

因为患者的脉象沉,舌苔白腻,舌质淡,明显是肾阳不足,因为肾阳不足,脉道鼓舞不足,所以沉。

舌质淡是因为气血不丰,舌体失去滋养。舌苔白腻,是因为体内水湿不化。

另外,四肢发凉,是阳气虚弱,不能滋养四肢。面部浮肿,是因为肾阳不足,水代谢受影响所致。

从上面来看,怎么看都是“肾阳不足”,可是,为啥患者会面色潮热,血压升高呢?

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肾阳不足,下元就会虚寒,下面的寒气太重,就会逼得阳气上浮,从而形成了虚阳浮越的现象。

当虚阳来到了上面,患者就会出现面色潮红,头晕失眠的现象。

可是,患者本身就阳虚,气血的推动没有力气,为了满足身体各个器官的需求,就会自动升高血压,让气血能及时地抵达脏腑,就这血压会越来越高。

陈先生的“上热下寒型高血压”,上半部分面色潮红,睡眠不安,下半部分手脚冰凉,脉象沉弱,腰膝酸软,双腿浮肿。

情况也了解了,下面就解一下方子:

该方子中的“肉桂,制附子”是温补肾阳的药,熟地,山药,山萸肉是滋补肾阴的药,保持一个“阴阳平衡”。

茯苓,泽泻,丹皮负责泄湿利浊,再次基础上,用钩藤降压,怀牛膝引血下行,兼补肝肾,再牡蛎重镇降逆,改善患者头晕耳鸣、睡眠不佳的状态。

主要就是改善一个“肾阳不足”所导致的上热下寒型的高血压,在生活中还算是比较常见。

主要是多发于血压高的患者,希望对此有困惑的读者,能够帮助到你们,但,中医的用药,还是需要经过辨证施治,一定要对症入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