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牛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荆楚田园文学丹心护忠魂 [复制链接]

1#

湖北通山孔帆升

清明节前,通山县白泥村的谭氏宗祠,迎来一批又一批游客,他们献鲜花,看红色展板,祭祀烈士墓碑。

谭氏宗祠始建于年,上世纪20年代,何长工等革命先辈曾在此举行集会,陈毅率部队也曾从此经过歇息调整,宗祠一时成了播种革命火种的场所。年春,谭英鸿在谭氏宗祠成立第一个党小组,同年10月成立大畈党支部,建立以白泥为中心的大畈革命根据地。谭英鸿、谭民治、谭质夫、谭元珍、谭省三等烈士,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斗争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与将士,他们有智有谋、英勇顽强、宁死不屈,名字与事迹载入了光荣史册。萧克允,当年牺牲在白泥谭氏宗祠,葬在一块菜地下。年3月,通山县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就是在此召开的,是通山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有着光荣历史的谭氏宗祠,年确定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通山县大畈镇成立了“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谭氏宗祠管理委员会”。年来,为“通山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作准备,自发集资百余万元,拆建了7栋房屋,复旧扩展广场;村里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文化的负责找人挖掘故事,印宣传册,刻字铭志,布置谭氏宗祠内红色展板;被公推为保护文物领头人的谭家泗,将自己打好的屋基卖了13万元,交到委员会财务上,还出资建起36个无名烈士墓,树起纪念碑;退休干部谭经达不顾年老多病,收集整理上万字的文字资料,包括《谭氏宗祠简介》《通山县苏维埃政府活动中心谭氏宗祠》《牛藤棚七烈士》等。

萧克允烈士年久未立碑,他的亲人和当地政府都无法确定烈士具体长眠何处。退休教师谭丛仁亲身经历过,通过回忆和实地开挖,找到了一具烈士遗赅,从腿骨验证是战斗中被枪打断腿的红三师参谋长萧克允。他喜不自禁,带萧克允亲人祭祀。纪念碑与坟墓修茸一新后,前来祭拜的人一拨拨,谭丛仁乐此不疲地带路,每回都充当解说员,把那场逝去几十年的猪头山战斗复原,让人走进烽火岁月,在艰苦卓绝的故事中接受洗礼。

年,当地群众集资10余万元,为牺牲在白泥的多名共产党员与红军建起纪念碑。那些在白泥村战斗过的红军,做过扩红拥红工作的共产党员,那些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将军与士兵,无论他们来自哪里,有无姓名,他们都通过查找资料、翻阅族谱、走访了解当事人,一一找到英名,并整理成册。

有人问,这一群人为何会不计得失地参与谭氏宗祠的修缮与保护?“烈士们为我们流血牺牲,我们生活好了,纪念纪念他们,这不是我们本该做的事吗?”当地一位年近七旬的砖匠脱口而出。

今又清明,走进谭氏宗祠,修旧如旧,华屋生辉。但愿这段红色历史能被越来越多的后人所知晓、所景仰,惟愿这一片浸透烈士鲜血的地方能绘出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湖北日报客户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