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牛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牛柳打进葱姜水,蛋清打发再拌匀揭开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al/

家有一老

如有一宝

厨房若有一位大师坐镇传艺

则能让年轻人少走许多弯路

今天小微就请来川菜大师

蒋学云

为大家详细解读

水煮牛肉以及创新菜芝麻鸭片

的制作秘笈!

川菜大师

蒋学云

年出生的蒋学云,是最早将川菜介绍给世界的烹饪大师之一。他是一代宗师孔道生的得意门生,烹饪技艺全面,精通红白两案,是荣派厨师的第三代传人。年,蒋学云考取四川省首批特级厨师。年公派至美国荣乐园餐厅工作,后到加拿大、美国工作26年,直到退休。

蒋学云身上有股“劲儿”,精神矍铄、满面红光,聊天时声音犹如洪钟般浑厚,让人不自觉赞叹他身体的硬朗和头脑的清晰。对于烹饪,他总有种驾轻就熟的自信,这源自于对厨师这门手艺多年积淀下来发自内心的热爱。蒋学云的徒弟众多,有许多人在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事厨,但不管离得多远,他们每次回到成都,必定要叫上师兄弟们一起找师父相聚。而每逢这时,疼爱徒弟的蒋学云就会亲自做上一桌宴席,让徒弟全程围观,点拨技艺。“这道泡椒田鸡,”蒋学云强调,“出锅前要舀入一勺醪糟翻匀,它的甜味能中和泡椒的辣,使成菜的香味变得柔和,且回口略带酒香味。”“而这道芝麻鸭片则要用盐水鸭制作,蘸着沙拉食用,外脆内软、外甜内咸,这种反差一下子便能将客人吸引。”

大师说川菜挂糊VS上浆

“上浆”、“挂糊”是烹饪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它可使食物表面多一层保护,锁住原料的水分和鲜香,营养物质几乎不流失,且成菜细嫩、滑润,口感更好。这两种手法有何区别?

上浆,是在原料表面附上一层薄的胶质粘膜,像穿了一层“衬衣”,多用于炒、爆等技法,成菜口感柔、嫩、滑。目前,比较常用的浆有4种,其各自调配方法如下:

水粉浆:干淀粉、水按照2∶1的比例调匀。

蛋清粉浆:蛋清1个、湿淀粉15克调匀。

全蛋粉浆:全蛋1个,湿淀粉20克调匀。

脆炸浆:清水、低筋面粉、色拉油、干生粉、泡打粉按照60∶50∶15∶10∶2的比例调匀。

挂糊,是在原料表面粘上一层厚糊,像穿了一层“棉袄”,多用于炸、熘、煎、贴等技法,成菜口感香、酥、脆。目前,比较常用的糊有4种,其各自调配方法如下:

水粉糊:干淀粉、水按照2∶5的比例调匀。

蛋清糊:蛋清1个、干淀粉10克调匀。

全蛋糊:全蛋1个、干淀粉20克调匀。

蛋黄糊:蛋黄1个、干淀粉10克调匀。

大师代表作

水煮牛肉

宋朝时川南自贡一带盛产井盐,运盐的工具是牛车,老牛退役后,往往被盐工们宰杀后打牙祭,他们因陋就简,在锅中倒入清水,加上几把花椒,再放上一点井盐,熬出味道后下入切成薄片的牛肉烫食,这就是原始版的“水煮牛肉”。后来随着明末时期辣椒传入中国,郫县豆瓣、干辣椒面得以衍生,这种因艰苦环境而自然生成的菜肴被街边小馆所采纳,在其中融入了豆瓣、辣椒面、花椒面、热油等元素,与现代版的样子越走越近,到了民国,“水煮牛肉”便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何为“水煮”?

“水煮系列”是川菜特有的一类做法,简而言之就是:蔬菜爆炒垫底,豆瓣烧汤煮肉,撒上花椒辣椒,装盘浇勺热油。从一开始的牛、猪、鱼,到后来的螃蟹、牛蛙、大虾,现今“水煮大军”的主角不下二十种,但论经久不衰,当属“水煮牛肉”。

一碗成功的水煮牛肉,讲究汤汁浓、蔬菜脆,成菜半汤半油,而撒在表面的那层刀口辣椒,一定要现炸现剁,其香气才浓。

制作流程

1、锅入色拉油50克烧至四成热,下入大红袍花椒20克小火炒出香味,再放入干二荆条辣椒克小火炒至棕红,捞出沥油,剁碎即成刀口辣椒。

锅入底油烧热,下入花椒、辣椒炒出香味。

盛出花椒、辣椒,剁碎即成。

2、牛柳肉克顶刀切成片,加葱姜水80克充分搅打至全部吸收,放入打发的蛋清40克、盐4克、色拉油8克抓匀。

3、锅入底油烧至六成热,下入芹菜段80克、蒜苗段、莴笋叶各50克大火快煸,调入少许盐、鸡粉翻匀出锅,盛入盆底。

4、锅入猪油、熟菜籽油各15克,烧至六成热时下郫县豆瓣碎30克煸炒出红油,加姜末8克、葱末5克炒香,添入高汤克煮开,打去渣滓后加盐6克、酱油5克调味,将牛肉抖散下锅,用筷子拨散,煮至牛肉全熟,起锅盛入垫有蔬菜的碗中,撒刀口辣椒40克、蒜末5克,倒入烧至八成热的混合油克(菜籽油和芝麻香油1∶1),点缀香菜即可走菜。

煮至牛肉全熟,起锅盛入垫有蔬菜的碗中。

撒刀口辣椒、蒜末。

倒入烧至八成热的混合油,点缀香菜即可走菜。

大师点拨

?蛋清一定要打发再拌入牛肉,从而形成一层保护膜,使原料的鲜汁不流失。

?蔬菜要大火爆炒,断生时立即盛出,保持其脆嫩的口感。

?最后浇入那层油的目的是激香蒜末与刀口辣椒,最好用菜籽油和香油混合兑成,有些师傅喜欢使用红油,但其香辣味过重,会盖住牛肉的鲜美。

芝麻鸭片

这是蒋学云大师在美国事厨时设计的一道菜品,以川式盐水鸭为原料,裹蛋清糊、粘芝麻后油炸,搭配蔬菜、沙拉酱上桌,中餐西做,状似鸡排,但品尝后才发现别有玄机,从而获得了许多外国食客的钟爱。

制作流程

盐水鸭制作

1、净锅下粗盐克,加入花椒5克、五香粉10克、桂皮1段、生姜、香葱各20克中火炒香,待盐粒变成浅黄色,盛出即为炒盐。

2、选用生长期在一年之内、重约2斤的土鸭宰杀治净,用炒盐充分揉搓其表皮和内膛,冷藏腌制6小时以上,取出后汆水、晾干,放入托盘,大火蒸40分钟,晾凉即成。

走菜流程

1、盐水鸭去骨,将鸭肉斜刀切成重约30克的片。取鸭肉7片,在表面裹层蛋清糊,再拍一层芝麻,下入七成热油炸至外表金黄酥脆,捞出沥油。

盐水鸭肉斜刀切成片。

鸭肉裹匀蛋清糊。

在表面拍层芝麻。

鸭肉入七成热油炸至金黄酥脆,沥油装盘。

2、盘底摆入番茄片、生菜叶,上面放炸好的鸭片,挤入沙拉酱即可走菜。

沙拉酱制作

1、蛋黄12个放入搅拌机,快速搅打5分钟,待其变成略微发白的奶油状,分次倒入色拉油,第一次油量要少,最好不要超过50克,否则蛋浆难以全部吸收,搅打时容易“吐”出油,使其漂浮在表面。之后每次倒入色拉油的份量可略有增加,但不能超过12个蛋黄的重量。这一步骤需搅打45分钟,共倒入色拉油克。

蛋黄搅打成略微发白的奶油状,分次加入色拉油,继续搅打45分钟。

2、待油被蛋黄全部吸收后,下入白砂糖、白芝麻、白胡椒粉、味精、细盐、鸡粉各25克,搅拌至完全融化。

放入白砂糖、白芝麻等料搅拌至融化。

3、蒜末40克、色拉油克分次倒入搅拌机中打匀,期间每隔5分钟倒入白酒醋(这是以还没成熟的白葡萄与香料、醋菌酿造而成的一种调味品,醋味淡,甜度较低,多用于制作沙拉酱或油醋酱)5克,待30分钟后,原料呈现半凝固的炼乳状即成。

放入蒜末,再次加入色拉油搅拌30分钟。

搅拌期间每隔5分钟要淋入白酒醋为酱料降温。

大师点拨

?此菜中所用的盐水鸭,加炒盐揉搓、腌制的时间较长,且还有后续加工过程,因而无需浸泡盐水,取出蒸熟即成;若是制作直接食用的盐水鸭,则建议在搓盐后,再将鸭子放入盐水进一步入味。制作方法为:清水斤、盐80斤加适量姜片、葱段、八角烧开放凉,放入鸭子浸泡6小时即成。每泡完一批原料后要清理一次:盐水烧开,打去浮沫,补入适量清水和盐再次烧开。盐水用得时间久了,便成为老卤。

?经过盐水浸泡的鸭子不宜蒸制,否则过咸,而是应该放入清水小火“焐熟”。加热过程中,鸭子会慢慢往外吐盐分,待其成熟时,咸度刚刚好。需注意的是,水面冒鱼眼泡时即可放入鸭子,用微火保持似开非开的状态煮45分钟,千万不能烧沸,否则就变成炖鸭汤了。

?做沙拉酱时不能使用蛋清,因为它不吸油;色拉油需提前冷藏30分钟再使用,能起到延缓酱汁升温的作用,在后期搅打时每隔5分钟要倒入少许白酒醋,目的也是为了给酱料降温。

小椒爱仔鸡

根据四川名菜“油淋鸡”改良而来,选用仔鸡入菜,经过腌、蒸、炸三步制熟,最后斩块、装盘,浇入提前调好的鲜椒料汁,鸡皮脆香、鸡肉细嫩、料汁鲜辣,是道极美味的热拌菜肴。

仔公鸡下锅炸至外皮金黄酥脆。

泡椒田鸡

根据传统川菜“犀浦鲢鱼”改良而来。“犀浦”是成都市郫县下属的一个镇,当地有一间名叫“三合居”的包席饭店,聘请厨师曾元思和他的两个徒弟谢浚成、周德盛掌灶,师徒三人都善于烹制“红烧鲢鱼”,以大量蒜瓣、泡椒为辅料,加豆瓣、鲜汤烧制,而最妙的是,鱼肉出锅前要浇入醪糟,成菜色鲜、肉嫩、味美,回口略带酒香和甜味。

蒋学云大师借鉴这种烧鲢鱼的手法,用鱼泡椒段、罗汉笋烧制田鸡,成菜颜色红亮、口感细嫩,是一道重口味家常菜。

田鸡出锅前,需放入少许醪糟翻匀。

干爆肉

“干爆肉”是内江地区的一道家常菜,其做法简单,将肉块放入油中不停翻炒爆香即成,全程不添水、不加汤;调味也不复杂,只用到了酱油、盐、辣椒、花椒四种,成菜颜色棕红,口感香韧,是一道极好的下酒菜。

锅入油烧热,下入拍匀生粉的瘦肉块炒至表面发白,调入酱油、盐,继续翻炒,肉块开始慢慢出水。

上述菜品的完整制作流程

都在下面这本书里哦

↓↓↓

《中国大厨》专业传媒历经两年时间,寻访了18位在四川乃至全中国、全世界都颇享盛誉的川菜大师,记录了他们的精华技艺,这里有即将失传的传统川菜,也有凝结了大师半生智慧的创新菜品,功力深厚、技艺精湛、讲解详尽,页页精彩。

欢迎扫描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