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牛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蟾酥的研究与应用蟾毒灵的作用机制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m.39.net/pf/a_5972921.html

蟾毒灵的作用机制

前言

蟾酥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麻醉镇痛、强心、升压以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因其作用广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蟾酥类相关药物进行深入研究,并已突破传统用法,将其制成口服液、注射制剂、涂膜制剂、透皮给药系统等应用到临床。

一、镇痛、麻醉作用

研究发现蟾毒灵对皮肤无刺激,且能通过豚鼠皮肤,证明蟾毒灵外涂给药能通透皮肤屏障,从而发挥镇痛作用。吸收速度与浓度和时间之间均有依赖关系,吸收速度随时间的延长而由快变慢、高浓度大于低浓度。

应用醋酸扭体实验评价蟾毒灵的镇痛药理药效的结果显示,蟾毒灵给药后,可以剂量依赖性的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数,短时间内即可提高小鼠的痛阈值,镇痛效果持续到给药后l20min与阳性药引跺美辛比其强度稍弱,但作用维持时间长。本研究结果提示蟾毒灵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具有作用维持时间长的药理特点。

NO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递物质和神经递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NO参与痛觉调制并可促进疼痛传入和致痛介质的释放,同时还可以促进脊髓痛觉过敏形成和脑内痛觉信息的加工,研究发现蟾毒灵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LPS诱导的NO释放,提示蟾毒灵可能通过抑制NO的释放达到抑制疼痛传入和致痛介质的释放过程,继而减轻疼痛症状。

MAPK/p38信号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通路,除了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外,还参与炎性递质的释放,而细胞内负责合成NO的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就是其重要的靶基因,本研究结果发现炎性介导物质LPS可以诱导MAPK/p38信号通路激活继而促进iNOS表达增加,而蟾毒灵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LPS诱导的p38磷酸化及iNOS的表达。这说明抑制MAPK/p38通路可能是蟾毒灵减轻疼痛作用的上游靶点。

二、抗炎作用

研究显示蟾毒灵可以诱导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选择性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ERK)以及活化促细胞分裂蛋白(MAP)激酶家族,具体机制涉及ERK激酶通过蟾毒灵的调节诱导炎性细胞因子产生;蟾毒灵介导的ERK的激活,诱导IL-1β和肿瘤坏死因-α(TNF--α)的显著增加。

(一)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由于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的过度增殖和抵抗凋亡引起的。蟾毒灵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的增殖,可以减少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s)和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与IL-1β-mediated的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的过度增殖有关。并且蟾毒灵诱导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的凋亡和线粒体损伤,与Bcl-2下调、Bax上调、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促进caspase-3断裂、多聚酶有关。总之蟾毒灵可以通过MAPK和NF-κB信号途径抑制IL-1β诱导的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的过度增殖,通过线粒体依赖途径诱导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的凋亡。

三、对心血管、血压及呼吸的影响

蟾毒灵为强心甙类物质,作为蟾毒的配基具有洋地黄样强心作用。蟾毒灵对细胞Na+-K+-ATPase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使心肌细胞内Na+浓度相对增高。Ca2+通过Na+-Ca2+交换而进入心肌细胞,使心肌收缩力加大、血压升高。

给麻醉兔注入蟾毒灵,可见呼吸兴奋、血压上升,其呼吸兴奋是中枢性的。

四、其他作用

(一)对下丘脑—垂体—睾丸功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雄性大鼠经蟾毒灵给药,减少了促黄体生成激素(LH)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及在体内外分泌睾酮的反应。单体的蟾毒灵可以抑制大鼠睾酮分泌,可能由于睾丸的cAMP的产量减少,或睾酮对促性腺激素的响应减少,或LH对胃泌素响应降低。

(二)枢神经系统作用

给大鼠静注蟾毒灵0.8mg/kg可引起强直性惊厥,全脑的乙酰胆碱总含量降低,脑中游离乙酰胆碱则显著增加。

(三)对横纹肌、平滑肌的作用

蟾毒灵对突触前乙酰胆碱的释放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则先促进后抑制。它能部分拮抗镁离子的神经肌阻断作用,对胆碱酯酶则无抑制作用。

(四)对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蟾毒灵对L白血病小鼠明显肿大的白血病小鼠脾脏减小,脾脏系数显著降低,这也说明蟾蜍灵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但其保护脾脏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片/网络(侵删)

策划/殷佩浩

审校/殷佩浩

责任编辑/刘祎

医瘤课堂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