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牛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东省立三院名老中医辛凯旋教授荣获ld [复制链接]

1#

11月25日上午,全省中医药大会在济南隆重召开,会上对“山东省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进行表彰。山东省立三院名老中医辛凯旋教授荣获“山东省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省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健康山东建设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进一步激励和带动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攻坚克难、奋发图强,形成推动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强大合力,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展“山东省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评选表彰工作,表彰一批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我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辛凯旋教授从医50余载,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始终坚守中医药临床一线,潜心传承中医药技术和优势,运用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法,造福无数患者,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

全院上下将以辛凯旋教授为榜样,坚定信念,扎实工作,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为健康山东、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医人不倦!山东省立三院名老中医辛凯旋:从医50余载,治病救人为乐

虽然早已退休多年,山东省立三院名老中医辛凯旋教授依然活跃在一线,每周一到周五风雨无阻坚持坐诊,凭借精湛医术,为患者祛除病痛。五十余载中医药领域的浸润积淀,辛凯旋教授始终坚持辨证施治,以证统病、病证互参,传承医者精神,弘扬中医文化,为无数患者送去康复希望。

中医调理半年,解决困扰14年的顽疾

今年7月初,一封满含真挚感情的手写感谢信和一面锦旗,送到了山东省立三院国医馆辛凯旋专家团队的手中。充满感激之情、不停说着谢谢的是来自上海的患者,63岁的陈敏(化名)。

陈敏饱受顽固性反复尿路感染之苦14年,医院,病痛却没有缓解。尿频尿急尿痛,最多时一天要上十几次厕所,晚上没睡过一个好觉。而随着年龄增长,病情也逐渐加重,从一开始半年复发一次,到三个月易复发,再到一停抗生素就复发,陈敏被疾病折磨得苦不堪言。

基本上全年服用抗生素治疗,陈敏逐渐有了耐药性。“做了尿培养,发现对绝大多数抗生素都耐药,因为感染超级细菌,住院期间还被床旁隔离。”即使用上最高级别抗生素,都对陈敏的病情没有太大帮助。

难不成就这样被折磨一辈子?陈敏有些灰心,但她偶然间看到辛凯旋教授写的《超级细菌并不可怕》一文,又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年1月6日,她从上海赶到山东省立三院,求助辛凯旋教授。

“患者面色憔悴,充满了焦虑,诉说着自己多年来深受尿频尿急折磨的痛苦。”辛凯旋教授细细诊治之下,发现她舌苔黄厚、脉弦数、舌质红,脾肾两虚,下焦湿热,属于邪气盛正气虚,邪气内陷。

凭借多年的治疗经验,辛凯旋教授很快为患者拟定了治疗方案。“治疗主要用清理下焦湿热的药加上蜈蚣之类的虫类药以毒攻毒,再用人参附子扶正驱邪。”他给患者开了两种药,一种是根据患者病情调配的水丸,另一种是等待水丸制作期间用来改善症状的免煎颗粒。

治疗大约半年的时间,陈敏的情况逐渐好转,“吃着他开的中药,不用抗生素病情也能得到控制了,果然他不同凡响,医术高明。”从不停起夜上厕所整晚无法睡觉,到如今只需上一次厕所就可以安然入睡,陈敏十分感激辛老的“妙手回春”。

培养中医思维,始终坚守一线

陈敏的经历,只是辛凯旋教授众多治愈患者的一个缩影。五十余载中医药领域的浸润和积淀,淬炼了辛凯旋教授的医术,更丰富了他治病救人的经验。

辛凯旋与中医的结缘,要从他的大学时代说起。年,他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就读中医医疗系,六年毕业之后,被分配至贵医院做医生。

“当地人都很穷,很多人穿的衣服,都是补丁叠补丁。”辛凯旋跟着当地的赤脚医生去山里采摘中草药,这样就可以减少患者的药材钱,在贵州当医生的六年期间,他认识了几百种中草药,并且对每一种中药材的加工炮制,逐渐了然于胸。

在行医中,辛凯旋还收集了很多民间的单方偏方,光单方就收集了多个,有些经过改良创新沿用至今,“像是川牛膝治疗跌打损伤,七叶一枝花治疗嗓子疼等等都还用着”。

从贵州回来之后,辛凯旋随即进入山东省立三院(医院)成为一名医生。在临床实践之余还对西医进行培训,传授中医药知识,再度加深了对中医的了解。

年正值山东省立三院建院70周年,从临床医生到门诊部主任,再到医院院长,辛凯旋医院的发展与辉煌。他始终没有脱离一线,秉承治病救人的初心和使命,为生命保驾护航。

“中医要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对中国传统文化也要深入了解。”在辛凯旋看来,必须要培养具有中医思维模式的医生,才是真正对中医入了门,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的作用,他也正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从医五十余载,一心只为患者

尽管6年就退休,辛凯旋教授却始终没有离开过临床一线。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全科基层大夫,“我什么病都看,但是不光是局限在这个病本身,更不能只看到病的表面,关键要看到病的根本在哪”。

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辛凯旋教授都会准时出现在门诊上,为慕名而来的患者进行诊疗。对于每位患者他都要细细询问,把自己的休息时间“压榨”到最少。半天门诊时间,最多能诊治90人,平均50余人次,他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甚至厕所也不去,只为了能多看一位患者。

“人家大老远来找你,就是信任你,不能敷衍了事。”找辛凯旋看病的有不少是老年人,或许是来自“老年人理解老年人”的默契,辛老劝慰患者的话,总能说到病人心坎里。

一心只为患者,已经年逾七旬的辛凯旋教授,身材瘦削精神矍铄,从来没想过停下治病救人的脚步。“也许会坐诊直到自己再也看不动的那一天为止。”在他看来,治病救人就是最大的乐趣。

“老师的教授方法与课本上学到的不一样,老师教会我建立中医思维去诊治,当病人的疗效好了,就说明你学会了。”辛凯旋的徒弟葛树龙医生说,老师会教授如何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来做适时调整,就像陈敏在服用水丸期间,就不停对其进行调理。天气太热患有口腔溃疡,天气凉拉肚子等,都对方剂进行了及时调理,患者才会康复的这么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