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膝
概 说
牛膝首载于《本经》,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以产于河南怀庆者为道地药材,称怀牛膝,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以根条粗长、肉厚、皮细、杂质少者为佳。生用或酒炙用,酒牛膝可增强活血作用。
性能特点
《本经》认为牛膝味苦酸,《名医别录》认为其“酸,平,无毒”,《本草正》认为其“味苦甘,气微凉”。品尝牛膝,味微甜而稍苦涩,这种涩,相当于《本经》所说的味酸。其性平,若酒炒,则偏温。因牛膝能够活血、补肝肾、强腰膝,故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
1.活血化瘀:牛膝入血分,性善下行,长于活血化瘀,广泛用于多种血瘀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证属胸中血瘀者,宜配伍桃仁、红花、川芎等,如血府逐瘀汤,这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最常用方剂,临床上有血府逐瘀颗粒、血府逐瘀丸等成药,临床应用方便;若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证属瘀血阻滞者,可配伍丹参、石斛、赤芍等;用治妇科瘀滞之腹痛、痛经等,与当归、桃仁、红花等同用。.补肝肾,强筋骨:本品酸平,能够平补肝肾,强筋健骨,治疗腰膝酸痛,无论是肝肾不足者,还是瘀血阻滞者,用之均宜。《本经》载本品“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这足以证明牛膝治疗腰膝酸痛的历史渊源。用治肝肾不足之腰膝疼痛、下肢痿软无力,,常与杜仲、续断等同用;用治痹痛日久,肝肾虚损,腰膝酸痛者,配伍独活、桑寄生等,如独活寄生汤,这是治疗腰痛最常用方剂。3.引血下行:本品大具下行之性,不仅能引血下行,而且能够引火下行,还能够引瘀下行,常用于治疗火热上炎、气血上逆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如治疗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如吐血、衄血等,可配伍栀子、白茅根等;用治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宜与代赭石、龙骨等平肝之品同用,如镇肝息风汤;用治肾虚虚火上炎之牙痛、口舌生疮等,可配伍石膏、知母等,如玉女煎;取本品下行之性,用治湿热成痿,足膝痿软,宜与黄柏、苍术等同用,三妙丸、四妙丸均含本品。
4.利尿通淋:本品苦泄下降,能利尿通淋,用治热淋、血淋,可与茯苓、车前子、滑石等利尿通淋之品同用;用治水肿、水湿内停之腰痛等,配伍附子、桂枝、车前子等,如加味肾气丸。
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煎服,5~40g。“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治疗腰膝等下焦病证,非重用不足以为功。再者,牛膝味甘、微涩、微苦,气味不烈,用量再大也不难喝,也没有什么毒副作用。
使用注意:牛膝既能活血,还能引血下行,故孕妇慎用。
附:川牛膝
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主产于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
功效:逐瘀通经,引血下行,利尿通淋。
用于风湿腰膝疼痛,脚痿筋挛,尿血血淋,妇女经闭,癥瘕,跌仆损伤等。煎服,5~30g。孕妇忌用。
与牛膝相比,牛膝偏于补肝肾,而川牛膝则偏于活血。
临床经验
郭汉章经验:腰部疼痛,有虚实寒热之异,伤科亦然。由于闪失扭挫者,多属气滞血瘀,当以活血祛瘀。我常用红花、延胡索为主,配以牛膝,煎汤饮服。牛膝意在引经,用量不宜过大。且牛膝具有一定的补性,若用量过大,可使气血壅滞,反为不美。以此方为基础,随证加减,治疗瘀滞腰痛,皆获佳效。(《黄河医话》)
丛春雨经验:经行吐衄应以“治肝为本”,“降逆为标”。故临床除抓住主要特征分型辨证、立法拟方外,于各方中必用二药,即怀牛膝、香附米。怀牛膝善降逆火,引血下行。余曾重用达90g,配伍入方,甚效。香附长于疏肝调经,但嫌其辛燥,可嘱病家如法炮制:先用米泔水浸,以制其燥并借其各气引入胃腑;再予童便浸泡后,炒黑存性,碾粉冲服。此二药性平,与他药配伍,寒热无妨,且可协力奏效,诚为佳品。(《黄河医话》)
陈玉峰经验:牛膝治疗尿血 牛膝有补肝益肾、活血化瘀之功效。陈老习用牛膝治疗尿血。陈老认为尿血多责之于肾,因为肾开窍于前后二阴。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热伤血络可致尿血,肾虚,封藏失职亦可导致尿血。牛膝能补肝肾、活血,并能引药入肾,是治尿血之良药。临证属阴虚火旺者可配白茅根、生地黄、知母、黄柏、小蓟、藕节。属肾虚者可配熟地黄、山药、菟丝子、枸杞子、地榆、小蓟。[郭成林.陈玉峰教授用药经验举隅.吉林中医药,,(1):4]
张锡纯牛膝解:牛膝味甘微酸,性微温,原为补益之品,而善引气血下注,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恒以之为引经。故善治肾虚腰疼腿疼,或膝疼不能屈伸,或腿痿不能任地,兼治女子月闭血枯,催生下胎。又善治淋疼,通利小便,此皆其力善下行之效也。然《别录》又谓其除脑中痛,时珍又谓其治口疮齿痛者何也?盖此等证,皆因其气血随火热上升所致,重用牛膝引其气血下行,并能引其浮越之火下行,是以能愈也。愚因悟得此理,用以治脑充血证,伍以赭石、龙骨、牡蛎诸重坠收敛之品,莫不随手奏效,治愈者不胜纪矣。为其性专下注,凡下焦气化不固,一切滑脱诸证皆忌之。此药怀产者佳,川产者有紫白两种色,紫者佳。
在辽宁时,曾治一女子师范女教员,月信期年未见,方中重用牛膝一两,后复来诊,言服药三剂月信犹未见,然从前曾有脑中作疼病,今服此药脑中清爽异常,分毫不觉疼矣。愚闻此言,乃知其脑中所以作疼者,血之上升者多也。今因服药而不疼,想其血已随牛膝之引而下行,遂于方中加蜇虫五枚,连服数剂,月信果通。友人袁霖普君,素知医,时当季春,牙疼久不愈,屡次服药无效。其脉两寸甚实,俾用怀牛膝、生赭石各一两,煎服后,疼愈强半,又为加生地黄一两,又服两剂,遂霍然全愈。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临证本草》和《名老中医用药经验》
作者/宋永刚,主编/张栋,王志;本文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