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牛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 [复制链接]

1#
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鸦胆子的功效

鸦胆子,中药名。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别名:

老鸦胆、鸭蛋子、雅旦子

入药部位:

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

苦,寒;有小毒。

归经:

归大肠、肝经。

用法用量:

0.5~2g,用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吞服。外用适量。

功效:

清热解毒,截疟,止痢;外用腐蚀赘疣。

鸦胆子的作用主治:

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

临床应用:

1、治疗阿米巴痢疾。对急性患者效果良好,优于白头翁,能使症状迅速消失,治愈率约80%。对慢性阿米巴痢疾和带阿米巴的病人,也有较好治疗效果。服鸦胆子兼服白头翁汤,或口服鸦胆子兼用鸦胆子仁的水浸液灌肠,效果更佳。

2、曾试用于治疗疟疾,但疗效不高,现已少用。

3、外用治鸡眼、皮肤寻常疣。用鸦胆子油或碎仁数粒捣烂后,涂敷于患处,可使赘疣脱下,如能先将皮肤患处稍擦损然后在敷药,效果更好。鸦胆子油能刺激正常皮肤引起皮炎,用时不要使油触及正常皮肤。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拾遗》:“治痢,痔。”

2、《岭南采药录》:“治冷痢,久泻。又能杀虫。”

使用注意

孕妇及小儿慎用,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