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牛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牛年第一天,ldquo牛rdquo [复制链接]

1#
手指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974586.html
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今天是大年初一,悦读中医全体小编给粉丝朋友们拜年啦!祝您新春快乐,阖家安康!

今年是辛丑牛年,那新年第一天咱们自然要聊聊与“牛”有关的中医药知识。在中药王国里,除了牛身上的一些部位可以入药之外,草药之中也有很多和牛有关的药物。小编在此抛砖引玉,和大家分享一下3种带“牛”字的中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更多“牛”药!

牛蒡子

来源:《中药饮片图鉴》

牛蒡子果源菊科,倒卵微弯灰褐色。

斑点紫黑中棱显,疏风苦辛寒麻舌。

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生品长于疏散风热,解毒散结。炒后能缓和寒滑之性,宣散作用更强,长于解毒透疹,利咽散结,化痰止咳。

1.风热浮肿、咽喉肿痛。牛蒡子20克,炒半生半熟,研成细末。每次服用1匙,热酒送下。

2.上颚部发痈肿,疼痛难忍。牛蒡子、石膏等量研为细末,以茶调服。或用牛蒡子(炒)、甘草(生)等量研为细末,水煎,含咽。

3.牙痛。牛蒡子(炒过),煎水含漱。

4.低热不退,烦躁发渴,四肢无力,不思饮食。牛蒡根捣汁服1小碗,有效。

5.老人中风,口目抽动,烦闷不安。牛蒡根去皮,切克,晒干,打成粉,加大米80克,合做成饼,在豉汁中煮熟,添葱椒。经常空腹取食,极有效。

6.头皮屑多。牛蒡叶捣汁,熬浓,涂头上。第2天早晨,以皂荚水洗去。

7.咽喉肿痛。牛蒡根克,加水毫升,煎成毫升,分3次服。

8.风热瘾疹。牛蒡子(炒)、浮萍等量研为细末。每次以薄荷汤送服6克。

9.诸疮肿毒。牛蒡根3条,洗净,煮烂,捣成汁,加米煮粥,每餐食一碗。

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牛膝

来源:《中药饮片图鉴》

苋科甘酸根牛膝,灰黄纵纹微扭曲。

横长皮孔潮后软,白点甜涩苦逐瘀。

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捆成小把,晒至干皱后,将顶端切齐,晒干。

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口疮,吐血,衄血。酒炙可增强补肝肾、强筋骨、祛瘀止痛的作用。

1.产后尿血。用川牛膝煎水常服。

2.口舌疮烂。用牛膝浸酒含漱,亦可水煎后饮用。

3.牙齿疼痛。将牛膝研为细末,加水含漱,也可以用牛膝烧灰敷患处。

4.疮疡。将牛膝根捣后敷患处。

5.痈疖已溃。将牛膝根略刮去皮,插入疮口中,留半寸在外,以嫩橘叶及地锦草各一把,捣烂后涂疮上。

凡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梦遗失精,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忌服。

牵牛子

来源:《中药饮片图鉴》

旋花圆裂种牵牛,灰黑橘瓣背纵沟。

毒寒辛苦麻丸散,泻水通便水不流。

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生牵牛子偏于逐水消肿,杀虫。炒后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免伤正气,易于粉碎和煎出,以消食导滞见长。

1.大便不通。用牵牛子(半生半熟)研为细末。每次服用6克,以姜汤送下。亦可加等分大黄。

2.水肿尿涩。牵牛子研为细末,每次服用1匙,以小便通利为度。

3.面部粉刺。用黑牵牛子末,调入面霜中,每日洗搽脸部。

用量过大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及便血、腹痛、呕吐等副反应。因此,本品只宜偶用,正气亏虚所致的虚胀不宜应用。

你还知道哪些与“牛”有关的中药呢?欢迎来评论区和大家分享!

适合全家人共读的中药好书

《本草纲目家庭读本》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16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大成的著作,书中所收集的资料极其广博,而本书精选其中与大众日常饮食密切相关者,突出饮食调理,所列应用于食疗配方重在调理与预防,意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使您一册在手,居家饮食合理搭配,小毛小病自我康复。

温馨提示:近期受疫情影响,中医书院发货时间较长,望广大读者理解。欢迎您扫描上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