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是一种热带常绿乔木,主要生长在我国的南方的一些热带气候地区,生长的果实槟榔经过加工后成为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喜欢嚼食的特殊食品。槟榔味道苦、辛,嚼起来还会有一点回甘,由于槟榔中含有多酚类一些物质,一些嚼食槟榔的人甚至会因此上瘾。
据多份研究调查发现,长期嚼食槟榔将会对口腔造成不可逆性的损伤,如口腔粘膜上皮萎缩,并因此导致口腔癌疾病的发生,另外,嚼食槟榔甚至有增大食道癌的风险,人们普遍认为嚼食槟榔是一个坏习惯,就拿医学研究来说,描述肝硬化病人肝小叶的病变情况,也会用“槟榔样肝小叶”来表述。但是,槟榔也有不错的养生作用:
1.味苦、辛,杀虫消积
辛行苦降,这是中医药性学原理,辛则走散,苦能沉降,于是多食苦辛的槟榔,有助于杀虫并帮助肠道内寄生虫的排出。槟榔杀虫疾病谱极为广泛,我们所熟悉的一些绦虫、蛔虫、姜片虫、钩虫等许多肠道寄生虫都在槟榔诛杀肠道寄生虫疾病谱内。《千金要方》中用单味槟榔治疗绦虫疾病,疗效极为有效。如果患者还有其他寄生虫的滋长,在用槟榔杀虫消积的前体之下,再应用使君子、木香、青皮等一些药物,能够治疗更多肠道寄生虫疾病。
2.辛散苦泄,行气导滞
槟榔辛、苦、温,能够入大肠经、胃经,善于消积导滞,其行散的作用效果使得槟榔在治疗大肠积滞不通疾病上有较好疗效。临床治疗时候发现,槟榔在合并大黄、木香等一些消积导滞、行气疏散的药物一同使用,治疗湿热疾病,大便泄痢的一些肠道症候时候治疗效果较好。
3.利水行气,治疗水肿
中医理论认为“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这其中蕴含着中医独特的智慧。以往治疗水肿疾病的经验多是用利尿、强心、扩管等的方式来治疗水肿疾病,而中医技术另辟蹊径,选择通过行气来助水运亨通,当然也是由于气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