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积极推进养殖业生产方式大转变-焦点新闻-中国养殖
一是以科技推广为重点,加强技术培训。“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培训养殖户2000人次,同时,加强对乡镇畜牧水产人员和畜禽屠宰加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到2010年乡镇兽医、畜禽从业人员全部达到大中专学历水平,畜禽屠宰加工、规模养殖场从业人员实行上岗许可制度。二是以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规范饲养技术,实现畜禽渔生产标准化养殖。严格按照优良畜禽渔品种标准和无公害畜禽、水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从生态环境、养殖设施、品种引进、繁育饲养、投入品管理使用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生产与管理。三是以全程质量监控为手段,加大监控力度,实现饲养管理科学化。重点抓好种畜禽场、市县级水产良种场(苗种场)、规模养殖场、畜禽渔产品加工企业的动物疫病监测和产品质量监控,建立产品安全的把关、溯源、设限和布控体系。重点落实源头治理,加强畜产品及其投入品的监管,对养殖、加工、流通实行全程监测。四是以强化服务为宗旨,拓展服务领域,实现体系建设配套化。切实发挥畜牧兽医与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农业155热线、畜牧兽医与渔业协会的作用,将良种推广、疫病防控、投入品管理等传统服务项目与环境治理、投资管理、信息服务和市场拓展等现代服务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内容、充实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能。五是以养殖龙头企业建设为载体,创新组织形式,实现经营流通产业化。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的同时,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完善产业化运行机制,切实解决农民真正受益的问题。六是加强畜禽渔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促进产品流通,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