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枝教授,主任医师,河南中医院医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获批者,河南省第四批优秀专家,首届河南省名中医。现任河南中医院医院名誉院长,河南中医药大学帕金森病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仲景工程)中医药青苗人才培养项目指导老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郑州市金水区第九、第十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
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经典名方筛选和大品种培育分会常务理事,世中联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神经病学会委员会委员等。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疾病,对脑梗塞、脑出血造成的失语偏瘫、帕金森病出现的肌强直、震颤、顽固性便秘,失眠焦虑,健忘痴呆,眩晕头痛,癫痫,面瘫等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研制脑病特色院内制剂复智胶囊、熄风定颤丸、通脉舒络胶囊、牵正膏。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24项,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中西医结合瘫痪病学》、《实用脑卒中康复学》、《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马云枝中医脑病临证精要》专著11部。
现将马云枝教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顽固性便秘经验总结如下。
一、病因病机
顽固性便秘是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中发病率最高的症状之一,在临床上给众多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多数帕金森病患者大便秘结,没有便意,常4~5天没有大便,甚则长达数10天大便不下,大便日久不行,则会出现口臭、烦躁、食欲下降等症状,给病人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帕金森病合并顾固性便秘的患者大多是年事已高,体质虚弱,阴血不足,下元虚衰;阴津枯涸,或热病耗伤阴液,肠道失濡,无水舟停;或肾精亏虚,津液亏虚而致大便秘结。
《素问》曰:“大便难,其本在肾或因脾虚运化失常,脾不升清,胃失和降,大肠传导无力,糟粕内停而成便秘;或肝失疏泄,致气机郁滞,腑气不通,气滞不行,推动无力而便秘”。
故颤证合并顾固性便秘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或兼气滞、热结、寒凝导致大肠传导失职,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二、治则治法
根据“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之理论,论治便秘要灵活应用“通下”之法。
泻下剂分为寒下、润下、温下、逐水及攻补兼施五类。
根据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的病机特点,临床上常辨证选用寒下、温下、润下三法。
寒下法:指运用寒性药物攻下肠腑中的积滞、荡涤实热,适用于热结便秘,临床常表现为脘腹胀满疼痛,痛而拒按,甚者出现神昏谵语,苔多黄厚而干,脉滑实等。
常用的方剂包括大、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
三承气汤虽然都可用于阳明腑实证,但其侧重又各不相同。
小承气汤重在通腑,调胃承气汤重在泻热,而大承气汤则泻热与通腑之力俱重,增液承气汤则为滋阴与泻热并存。
温下法:指用温下类药物治疗寒凝积滞的一种方法,其临床常表现为其大便干结,腹中冷痛,脐下绞结,绕脐不止,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治疗以温补脾肾、润肠通便为主,多选用大黄附子汤、温脾汤加减。
在帕金森病合并便秘的患者中绝大部分都为年高体虚之人,体内多阳气不足,导致虚寒内生,寒气客于肠间,与肠内糟粕胶结,或因寒凝气机,无力推动肠内糟粕下行,则发为便秘。寒积停滞于肠间,非下法荡涤,积滞难下;非温阳通散,寒气难去。
润下法:主要用于治疗热邪伤津之便秘,凡是津液不足,肠燥脾弱的大便秘结,均宜用增水行舟之法。
临床常表现为肠胃燥热,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苔微黄少津,或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其代表方剂为麻子仁丸和济川煎。
润下之法与其他诸下之法相比同中有异,虽都可下其燥屎、去除积滞,但所用药物又并非攻逐之品。
究其原因,源于帕金森病病程较长,病情缠绵难愈,本虚之象突出,故不宜使用攻逐之力较猛的药物,否则会愈泻愈虚,应在顾其滋阴补肾、益气养血、温肾健脾的基础上,酌加润肠通便之药。
三、用药特色
根据肺与大肠互为表里的理论基础,通过开宣肺气促进排便,即“提壶揭盖法”开上窍,以通下窍。
马云枝教授善用厚朴、苏子、枳壳等药物开宣肺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体质辨证施治:
多从小剂量开始,先予枳实15g、厚朴15g;
若症状无明显改善,常将枳实、厚朴加量至30g以探其效;
若仍艰涩难下者给予大黄9g后下,芒硝10g冲服,以釜底抽薪,清热泻下,当积聚8~9日的宿便排出后,患者情绪烦躁易怒,夜寐不安等不适症状很快可以得到改善。
对于气血亏虚、阴虚肠燥的患者,常加用润肠通便的火麻仁、郁李仁,及少量运用软坚散结的芒硝以祛标实。
马云枝教授临证还多反复强调需要辨明虚实、得下即止、勿犯数下等注意事项。
另外,帕金森病便秘患者往往病程较长,脏腑气血处于失调状态,病理变化极为复杂,往往难求速效,需谨守病机变化,随证加减,缓缓图之。治疗上以补为通,以平为期,调和升降,使津液气血充足,肠道的传化功能趋于正常,则便秘可除。
四、验案举隅:温阳散寒治便秘
张某,男,75岁,于10余年来逐渐出现行动迟缓,动作缓慢,肢体震颤,现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伴夜睡不宁,情绪低落,多愁善感,倦怠思卧,手足发凉,大便秘结,排便无力,小便清长,医院进行诊疗,按帕金森病给予美多芭每次半片,日4次,疗效一般,近期症状有加重趋势,因看到马云枝教授有关帕金森病的健康讲座后感触颇深,故慕名来诊。
诊时症见:慢性病容,精神萎靡,毛发稀疏焦枯,面容呆滞,头部前倾,行走拖沓,右手可见粗大震颤,舌暗红,苔白,脉沉弦而迟。
马云枝教授查看患者后指出,中医诊断为颤证合并顽固性便秘(肝肾阴虚,阳虚寒凝证),治以“滋补肝肾,温阳散寒”,方选独活寄生汤合温脾汤加减。
药物:独活15g,桑寄生20g,天麻30g,独一味6g,川芎15g,当归15g,熟地黄15g,炒白芍15g,茯苓15g,桂枝10g,盐杜仲15g,川牛膝20g,人参10g,炙甘草3g,干姜6g,炒僵蚕15g,麸炒枳实15g,炒火麻仁30g,芒硝10g(冲服),大黄6g(后下),服上方14剂。
心得体会:患者老年男性,年过七旬,五脏俱虚,肾精肝血,同源互化,一盛俱盛,一虚俱虚。肾阴亏虚则易耗伤肝阴,导致肝肾俱虚,阴不制阳致阳亢于上,化热生风,扰及筋脉发为帕金森病。
《内经》“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加之体内阴津亏耗,故见毛发稀疏焦枯;肾主水,司二便,肾精亏耗则肠道干涩;脾肾阳虚,四肢失于温煦,则手足不温;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阴寒凝结,糟粕内停;小便清长,排便无力均为肾脏阳气不足的表现。
方选独活寄生汤以补益肝肾,加用炒僵蚕祛风解痉通络,合温脾汤加减以温阳散寒,攻下寒积。
方中干姜温中助阳以散寒,配大黄泻下已成之冷积,火麻仁、芒硝润肠软坚,助大黄泻下攻积;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使下而不伤正。
炙甘草既助人参益气,又可调和诸药为使。
诸药协力,使寒邪去,积滞行,则脾肾阳复。
五、小结
马云枝教授认为针对帕金森合并顽固性便秘的治疗,临床上有时独见一证,有时则可多证相兼,辨证论治,审证求因仍为第一要义,旨在调节全身气血阴阳,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则便秘自除。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