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看诊20年,我经常听到很多孩子不长个,只能用生长激素才有用的言论。
我一般不轻易主张给孩子打针,中医帮助孩子长高也有很多的办法,并且效果也很不错。
这20年来,我研究中医经方,外出义诊,多方学习,临床积累,功夫不负有心人,积累出了一套适用于大部分孩子的长高方案。
儿童矮小症的病因繁多,机制复杂,在诊与治方面均有一定难度。现代科学研究显示,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身材、青春发育异常。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等均可导致儿童矮身材。
但中医其实并没有“矮小症”这个说法。多将其归为五迟、无软、疳症、胎怯虚劳等疾病范畴,但是其病因不外乎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调养失宜。
去年暑假的时候,门诊上来了一个8岁小患者,因身高明显低于同年龄孩子前来就诊。当时身高厘米,体重21.2千克。
医院建议打生长激素,家长不想孩子一直打针,最后多方咨询后,找到了我来给孩子干预身高。
孩子平时胃口差,还挑食、动不动就出汗,大便干。舌淡红、苔少,脉细。
当时查的骨龄5岁半,明显低于实际年龄。
其他检查均未见异常。
我将其诊断为脾肾两虚导致的生长发育迟缓,治疗以健脾益肾为主。
内服:杜仲、怀牛膝、生黄芪、太子参、炒苍术、陈皮、茯苓、怀山药、炙黄精、鸡内金、神曲、浮小麦。
外用:中药穴位贴敷
服用一个月后二诊,身高增长0.8厘米,体重增加约0.5千克,吃饭情况已有好转,但仍挑食。舌红苔薄白,脉细。
组方:前方去炙黄精、鸡内金、神曲、浮小麦,加枸杞子、麦冬。
并嘱托患儿及家长夜间要早睡,加强跳绳、摸高等运动。
三诊,复测患儿身高厘米,体重22.3千克。吃饭明显好转,睡觉安稳,大便转软,舌红苔少,脉细。
组方:原方去枸杞子、麦冬,加赤芍、菟丝子、炒鸡内金。
嘱其仍需加强锻炼、规律饮食、规律睡眠。
上星期来四诊,患儿身高厘米,体重23.6千克,未见第二性征发育,骨龄约6岁。
半年长高6厘米,怎么做到的呢?
这个孩子父母身高较矮,患儿遗传身高也相应受损,为先天禀赋不足。
出生后因混合喂养,患儿从小就胃口不佳,挑食,时间久了就出现生长缓慢,落后于同龄人。
所以我为他制定的方案,主补脾益肾,兼养阴生津,益气固表,在补先后天不足的情况下,加强孩子自身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
从而帮助孩子追赶身高,缩小与同年龄平均身高的差距。
但是仍有大部分父母消极地认为,自己个子矮孩子注定长不高,身高7分靠遗传,3分靠打拼,这其实是错误的。如果干预的好,孩子会有8-15cm的成长空间,即使父母都矮,孩子完全可以“弯道超车”,突破遗传身高。
从医20年,我始终记得我的初心,只要能多帮助到一个孩子,多一个家庭受益,就已足矣!如果你家孩子有不长个、不长肉的问题,可以说一下孩子几岁什么症状,我手把手教你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