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足阳明胃之经脉行于龈中,所以齿与肾、龈与胃关系最为密切。从整体观念出发,牙痛往往与外邪侵袭、炎症、肝肾功能失调、与不重视自我保健等因素有关。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牙痛确实是令人难受的事,人们可根据牙痛的不同表现,来判断自己患了哪种牙病。
1.风火牙痛。牙痛剧烈,呈阵发性发作,遇风发作或加重,遇冷痛减,受热加重,牙龈红肿,全身常出现恶寒、发热、口渴、脉数等症状,多见于急性牙髓炎与根尖周炎初期。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方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30克,蒲公英20克,连翘12克,牛蒡子10克,竹叶10克,荆芥10克,白芷10克,知母10克,生地15克,僵蚕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2.胃火牙痛,疼痛剧烈,牙龈与颜面部红肿,或牙龈溢脓、牙龈出血,有时张口困难,同时可见头痛、口渴、口臭、尿少、便秘、发热、舌苔黄腻等症状,多见于冠周炎、化脓性根尖周炎。治宜清胃泻火、凉血止痛。方用清胃散加减:黄连10克,生地15克,丹皮10克,升麻6克,黄芩12克,生石膏30克,连翘15克,白芷10克,地骨皮10克,玄参10克,大黄10克。水煎,每日l剂,早晚分服。
3.虚火牙痛,牙齿隐隐作痛,程度较轻,午后与夜间可能加重,牙龈多不红肿,常出现牙齿松动、咬物无力且疼痛加剧或牙龈出血。可伴有腰酸、头晕、口干咽燥、舌红苔白、脉细数等症状。治宜滋阴益肾、降火止痛。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15克,山萸肉10克,山药3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骨碎补10克,狗脊10克,牛膝10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4.肝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痛,情绪波动时发作或加重,常伴有口苦、目赤、耳鸣、胁痛、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状。宜清泻肝胆、疏肝止痛。方用龙胆泻肝汤去木通,加黄连10克,丹皮10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5.风冷牙痛牙痛呈阵发性,遇风寒发作或加重,遇热痛减,牙龈肿或不肿,可伴有恶风寒、无汗、头痛、鼻塞声重、舌淡苔白等症状。治宜疏风、散寒止痛。方用川芎茶调散加荜拨6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另外多补钙和磷。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盐。正常人体内钙的含量为~克,约占人体重量的1.5%~2.0%,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之中。磷也是人体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稍次于钙排列为第六位。磷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中,约占人体重的1%,是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必要物质,几乎参与所有生理上的化学反应。成人体内约含有-g的磷,体内磷的85.7%集中于骨和牙,其余分散在全身各组织及体液中,其中一半存在于肌肉组织。它不但构成人体成分,且参与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代谢过程,是机体很重要的一种元素。
(尿路&感染与鞘膜&积液专科子雨禾堂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