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焦作了?”
“咋了,你也是?”
“我刚儿听你说话就感觉像焦作那边了”
“老乡呀哈哈哈”
焦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古称山阳、怀州,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现存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焦作人在一个常住人口达到万人的郑州(年统计)来说,绝对是一股强有力的清流。名气不大,却有着一把特立独行的好牌。
一口魔性的方言牌瞬间入坑
焦作人可以说人设相当鲜明了。“口音独特,吃嘛嘛香,口头禅——俺们焦作”。
焦作普通话,一把辛酸泪。不但听着好玩,还有莫名土味的喜感,感染力一流。无论你的母语方言多么根深蒂固,一入焦普误终身。跟焦作人说话,就别想家乡话进去,还能家乡话出来。
众所周知,大郑州人说话特点就是普通话里夹杂着河南话,俗称郑普。常常能看到俩郑州人聊天,一个说河南话一个说普通话,完全不影响。但是如果你作为一个焦作人加入了,战局瞬间统一了。
一篇记录传奇的文化牌源远流长
焦作是商汤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纣的前沿根据地;是后汉光武中兴的大本营;是“正始玄风”的策源地和以八封为灵魂的太极文化的产生地......焦作的历史和地域民风,在千百年的人文文化的渗透下,历史痕迹清晰可见,世代相传。
董永传说是中国汉族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河南省武陟县不仅有与董永相关的遗迹,而且地方志中也多有记载,称董永是当地人。
起源于宋代,明末清初得到发展。当地居民自古以来就有踩高跷、抬花轿闹新春的习俗。明万历年间,大科学家和艺术家、明郑藩王子朱载堉把踩高跷和抬花轿两种民间表演艺术结合在一起,设计出了踩着高跷抬花轿的表演形式。随后,朱载堉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将白天表演改为夜间表演,将花轿改为火轿,把原来的布轿改为纱轿,轿的周围插上蜡烛,轿顶镶嵌着能喷射彩色火焰的龙头,寓意火旺、财旺,象征着一年里百姓生活红红火火。
苏家作龙凤灯”源于焦作博爱县苏家作村,相传清道光二年(年)是“大耍灯”年,由苏家作艺人毋黑旦将“龙灯凤灯”有机融合,首次演出了“龙凤灯”。在“龙凤灯”表演中突出了“戏”,用“龙凤对戏”的手法反映民间传说故事,形象鲜明生动。
二股弦起源于焦作市武陟县大司马村。西周有个武将叫休父,官居大司马,他平徐有功,周宣王赐姓“司马”,帮其祖居的村庄就叫大司马。二股弦戏主要为家庭伦理剧和公案剧,宣传尊老爱幼、家庭和睦,抨击邪恶,赞扬见义勇为,歌颂为民除害的清官。剧情贴近人民生活,反映了人民的喜怒哀乐,满足了人民的心理需要,所以很受人民的喜爱。
陈氏太极拳是一种经中华传统太极阴阳学说为理论指导来进行防身、养生益寿的拳术,其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故也被称之为“哲拳”、“文化拳”。
焦作一带乡村,男人们吃饭是不就桌子吃饭的,喜欢圪蹴着吃。吃饭地点也不在家中,往往是夏天在村中的井台、院中的过道,冬天就在屋后的朝阳墙根等处吃饭,吃饭用的都是如同盆一般的大号海碗,食量大的可吃两碗。
俗语说:猪吃抢食上膘,人吃百家饭长得结实。邻里之间遇到开饭时间,都会给邻家的小孩一些好吃的。小孩们也会东家瞅瞅,西家看看,看着有好吃的就吃。大人们也不见怪,也不责备,任由他吃东家,喝西家,因为他们深信,吃百家饭的孩子会长的更结实。
一本头秃的生命牌全靠吃续命
四大怀药
明清时期贵为宫廷贡品。分别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和怀菊花。“四大怀药”通过东南亚国际市场行销世界各地,久负盛名,国外称之为“怀参”,和“人参”等相提并论,可见其被珍视程度。特别是怀山药,日本、欧美各国称为“华”药,以高级滋补品和馈赠品誉满全球。
海蟾宫松花蛋
修武县五里源乡有一个“马坊泉”,泉水自石下渗出,汇为巨池南流,传说为五代刘海蟾洗丹处。泉水中产一种石壳虫,长半寸许,中有虫负壳出半身游行水中,触之即伏。鸭食石壳虫后,所产鸭蛋个大、质好、味鲜,还常产双黄,经过加工制作成松花蛋,奇香异味。元末以后,历代皇帝都把它作为御宴席上的佳肴。
武陟油茶
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特产,在焦作名吃中堪称一绝,既是饭,又是茶。它是由多种天然绿色食品面粉、花生、芝麻、豆类、果仁等加上多种天然调料精制而成,具有很高的营养滋补功能。由于它味感纯厚、香气馥郁、浓而不腻、淡而不寡、制作快捷、食用方便、老少皆宜,因而驰名国内外,远销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垆土铁棍山药
铁棍山药是众多山药品种之一,铁棍山药上有像铁锈一样的痕迹,因故得名铁棍山药。铁棍山药按地理位置的不同分为临近黄河的沙土和垆土两种铁棍山药。今河南焦作温县、沁阳(古怀庆府)等地,以铁棍山药为地理标识原产地。
如同蒙古人睡蒙古包、四川人骑熊猫,果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吃铁棍山药长大,玩得是太极拳的焦作人就是野。
初食探索“百年火车、千年庙镇”,古韵乐山犍为行
初食走进春晚:依旧绽放的贵州黔东南
初食探索童话世界“赤峰”,独藏于内蒙古的浪漫风情
初食走进山东:品“德州”之底蕴,一脉德水永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