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是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三大代谢的中心,所以肝功能异常,会导致三大代谢发生紊乱。从血糖的胰岛素调节也可以看出肝功能紊乱在糖尿病中扮演的角色,当血糖升高,胰岛就会收到信号而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胰岛素的作用在于执行器官肝和肌肉等,告诉他们赶紧收回血液中多余的糖,执行官一起行动,血糖自然降下来了。当执行官(肝)功能紊乱后,通过糖异生的糖原合成能力就会下降,导致肝对血糖的回收能力下降,而血糖升高。
分享一个案例黎女士,45岁,糖尿病6年。有脂肪肝病史,曾口服二甲双胍片控糖,自行停药。空腹血糖10.6mmol/L,口干多饮症状明显。全身乏力、心烦急躁,双下肢有轻度的水肿。睡眠质量不好,大小便正常。
当归
舌质暗红、舌尖红、舌苔薄白、舌下脉络瘀滞,脉沉弦。
《黄帝内经》:“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虚不运,聚湿生痰,痰湿阻络,津液失布。
《黄帝内经》:“肝主情志”情志不畅,导致肝郁气滞,气机不畅,所以行血无力,日久成瘀,淤血阻络。
茯苓
所以,根据患者自述和刻诊,从中医的角度辨证为肝郁脾虚兼瘀。主要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为主。
北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炒白术、薄荷、丹皮、栀子、川牛膝、白茅根、丹参、甘草。水煎服。
注: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故不标注剂量。如需具体用药剂量,可留言咨询。
栀子
服用15剂后,患者口干多饮、下肢水肿症状减轻了。随证加减,继续服用20剂后,空腹血糖5.6mmol/L。患者自觉体力恢复,心情舒畅。口干多饮、双下肢水肿症状没有了。
北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调达;当归养血活血;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炒白术、茯苓、陈皮健脾理气;丹皮、栀子清心凉血;川牛膝补肾活血,健脾强脾;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通达肝经郁热;白茅根清热利尿、凉血止血;丹参清心除烦、活血通经。薄荷、白茅根、丹参三药共奏清热凉血化瘀之功。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肝脾同调,共奏疏肝健脾之功。
如有其他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或者私信留言,向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