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这看似复杂的医学名词,其实是体内水湿困住了脾脏的表现。
中医认为,肾性蛋白尿是肾气不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形成瘀血的病理状态。肾脏就像一张过滤网,它负责留下营养物质,排出体内的垃圾。
当肾脏发生瘀堵时,肾小球的高滤过、高灌注状态就会出现,导致水液代谢功能紊乱,无法正常分清泌浊,从而形成蛋白尿。
关于肾炎蛋白尿,我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在这里想告诉大家三句大实话:
1、肾炎蛋白尿只是病灶,不是病根,激素治疗只治标不治本,病根一日不除,复发可能性极大。
2、很多肾友在服用激素类药物后见到疗效,一部分人自主停药,后期又复发,再服药,陷入恶性循环。
3、长期服用激素药,易感染、骨质疏松、高血压、血糖也容易升高、肾功能也会受损。
其实,慢性肾炎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从中医的思路去调理,只要调理得法,慢性肾炎带来的症状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门诊真实案例:
我之前一位挺年轻的女性患者,27岁,泡沫尿一年多,医院诊断IGA肾病,西药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1年多未见好转,来到我这里就诊。
本来之前挺苗条一个人人,激素治疗一年多,胳膊腿是细的,脸胖了、腰也粗了,胃口也变差了,睡眠也不好,这才想着试试中药调理,换个方向看会不会好一点。
刻诊:面色暗淡、神疲乏力,双下肢重度浮肿,小便泡沫多,大便溏。
舌质暗且有瘀斑,苔白滑,脉沉。
尿常规:尿蛋白(+++),尿潜血(+++)。
开方:
黄芪、金樱子、积雪草、玉米须、芡实、白术、益母草、石韦、广东土牛膝、生地黄、三七、女贞子、干鱼腥草、防风、白僵蚕、当归、全蝎。
(注:中医讲究一人一方、辨证论治,切不可擅自使用)
结果:
连续调理差不多两个月,患者不适症状彻底消失,吃饭也香了,睡眠也好了。
尿蛋白和尿潜血均是弱阳性,嘱咐患者定期复查。
分析:
从舌象和症状上来看,这个患者属于脾肾亏虚晚期,因虚、湿、热三气杂合致肾络瘀阻。
脾肾亏虚日久,运化失职,分清泌浊功能下降,而致血液运行不畅,血液停积而成瘀;
瘀是蛋白尿形成的致病因素,治疗上既要重视健脾补肾,又要活血化瘀,可以有效预防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