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牛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一表速记果实种子类中药别名汇总
TUhjnbcbe - 2021/1/15 2:17: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病程5、10、20年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分别达到30%、60%、90%,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尤其下肢)对称性感觉、运动障碍,可出现肢体冷凉、麻木、疼痛、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采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立足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具有一定优势。今天就和大家谈一谈有哪几种中成药可以助力阻击DPN。

1.芪丹通络颗粒

主要成分:黄芪、丹参、当归、附子(制)、桂枝、赤芍、川芎、川牛膝、细辛、土茯苓、知母。

功能主治:活血温阳,通络止痛。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寒凝脉阻证所致的DPN,临床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疼痛、肢端麻木、四肢发凉、肢软无力、感觉异常或减退;或见舌质紫暗或暗淡、脉细或细涩。

现代药理:黄芪、丹参、当归、川芎、赤芍等益气活血药,可以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有不同程度地降糖作用;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知母具有较强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作用和显著降糖作用;桂枝、麻黄、细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芪丹通络颗粒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临床疗效:能较快改善DPN患者的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用法用量:一次1袋(8克),一日3次,饭前半小时温开水冲服。疗程8周。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2.木丹颗粒

主要成分:黄芪、延胡索(醋制)、三七、赤芍、丹参、川芎、红花、苏木、鸡血藤。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气虚络阻证所致的DPN,临床表现为四肢末梢及躯干部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或见肌肤甲错、面色晦暗、倦怠乏力、神疲懒言、自汗等。

现代药理:可改善血液微循环,恢复血管弹性,从而达到有效修复受损神经、缓解疼痛的作用,对改善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促进作用。

临床疗效:在治疗DPN气虚血瘀证中应用木丹颗粒,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四肢麻木、疼痛、烧灼感、感觉异常。

用法用量:一次1袋(7克),一日3次,饭后半小时服用,用温开水冲服。4周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两个疗程。

不良反应:偶见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一般不影响继续治疗,如较严重应停用。偶见皮疹或转氨酶升高,如有发生应停用。

注意事项:过敏体质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3.芪蛭降糖片

主要成分:黄芪、地黄、黄精、水蛭。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用于2型糖尿病症属于气阴两虚兼瘀者,症见:口渴多饮,多尿易饥,体瘦乏力,自汗盗汗,面色晦暗,肢体麻木,舌暗有瘀斑等。

现代药理:具有良好的改善血液流变性,纠正糖脂代谢,对防治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微循环障碍等所致的血管病变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临床疗效:能改善DPN患者肢体麻木或伴有疼痛的临床症状。用法用量:一次5片(2.6克),一日3次,口服。疗程3个月。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有凝血机制障碍、出血倾向者慎用。

4.通脉降糖胶囊

主要成分:太子参、丹参、黄连、黄芪、绞股蓝、山药、苍术、玄参、水蛭、冬葵果、葛根。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清热活血。用于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所致的消渴病(糖尿病),症见神疲乏力,肢麻疼痛,头晕耳鸣,自汗等。

现代药理: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神经缺血缺氧,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临床疗效:改善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减退疗效显著。

用法用量:一次3粒(1.2克),一日3次,口服。疗程3个月。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血糖、血压、血脂达标和戒烟可预防和延缓DPN的发生,并防止其进一步恶化。中西医结合治疗DPN疗效更为理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作为DPN的优选治疗方案。应用中成药治疗DPN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选择具有功效适应证的中成药更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年版)[J].中医杂志,,58(7):-.

2.赵海彬,贾玉玲,李继峰,等.芪丹通络颗粒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12(5):62-63.

3.杨军华.芪丹通络颗粒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8(33):71-72.

4.冯翠娥,石振东.木丹颗粒联合贝前列素钠、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15(1):44-46.

5.邢清,母义明,陈康,等.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2(8):

-.

6.朴春丽,刘建伟,李婷,等.芪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处方药,,13(9):44-45.

7.陈煜宇,陈耀,赵钟文,等.通脉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2(8):-.

8.季宗彬.中药有效成分药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3-56,-,-,-.

作者:河南中医药大学葛金华

精品推荐

许樟荣(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

糖尿病基础知识问

医院

如何驾驭胰岛素,达到最佳控糖效果

《糖尿病之友》杂志社

破解餐后高血糖,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糖尿病之友》杂志社

糖尿病一周专用食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一表速记果实种子类中药别名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