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梁乔界千年木瓜树初探
文/张至木
榆阳区麻黄梁镇乔堡村乔界自然村有棵鲜为人知、上千年古老的木瓜树。这棵木瓜树地处该村的一个天然马蹄形山湾里,其入口处有两个高约8米上下的矩形土墩,向后延伸,构成一个天然的马蹄形山湾,与远处的高崖形成环抱之势。
两墩间距约有8-10米左右,象两个高大雄壮的卫士,久远地守护着里边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秘闻。两墩之间是由里向外的雨水出水口,里边形成迴风抱气之势、藏有桃源仙境之象。
山湾里边的自然环境其深度约有80米左右,最宽处约有40-50米左右。顺着缓坡进去,乔界村上千年的木瓜古树跃然眼前。
这棵木瓜树生长在北侧平台的院落里,土崖下有数孔窑洞,砖砌窑面,数十年前已被废弃。木瓜树的树龄大约有年左右,高约15至16米,树冠直径约为17米左右,粗壮的树围约有3.3米许,主干分出5大枝干,每根枝干又分出许多枝叉来,生机勃勃,树叶茂盛,树下亦有的各种鸟粪的痕迹。
这棵古树的周围,还冒出几株新生的木瓜树苗来,与老树相伴。周围的崖高约有20-30米左右。
木瓜树喜欢高温、干燥的气候,耐旱性强,耐湿性弱。如排水不畅易腐,适合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壤通气良好的沙壤土地上种植。因木瓜树的株高、叶冠阔大,抗风能力较弱,所以非常适合在避风之地生存。
木瓜树喜欢阳光,最适宜在日照充足的地方生长。正是乔界村这处得天独厚的马蹄形山湾,符合了这棵木瓜树的生长条件,才使得它枝繁叶茂、分枝散叶。
唐朝张九龄(—)在《叙怀》中,描述到:“木瓜诚有报,玉楮论无实。”
宋代赵蕃在《春日杂言十一首》中吟曰:“试向小园闲点检,忽逢一树木瓜花。”
宋代佛门弟子释如净在《无用顶相赞》中、宋代僧人释绍昙在《偈颂一百零二首》中对花木瓜皆有文字感触。
盛唐武则天主政时期,我国南北方已有木瓜树栽培的技术了,亦有了文人雅士运用木瓜花木来吟诗的习惯。到了宋元时期,已将木瓜树引进到了佛门栽种。
于是,一些寺庙栽种木瓜树的惯例沿袭至今。由于北方冬春寒冷,故到了挂果期,很少见到木瓜树上结有果实,究其原因,春寒无蕊,秋不打蕾,何来结果。
于是在北方民间私下传闻,木瓜树是“断子”树。果真如此吗?据资料表明,木瓜树所结的木瓜是百果之王。只是由于北方冬春气候寒冷,不宜挂果所导致罢了。
其实,木瓜是热带水果,营养丰富,保健功能出色,具有丰胸功效。木瓜不但果实可食,叶子也可食用,而且营养价值高。
木瓜叶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补充大量的养分,提高身体免疫力,具有防癌功效。木瓜叶子中,含有丰富的酵素,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
乔界村上千年古老的木瓜树构成的景物风光,堪称绝妙,让人流连忘返。这棵木瓜树应当加以文物保护,并利用其自身资源,作为我区优秀旅游景点,向全社会开放,让这颗上千年的木瓜树,为社会和民众换发出新生活力。
叙文至此,在下以《麻黄梁?乔界奇才》为题,吟诗一首,赞美此树:
千年宝树木瓜寻,干壮枝分叶散岑。
废舍荒湾崖畔下,湮微隐隽诸般心。
张书华:癸巳生人,居士道号张至木,师从希仙子张明贵,省公安干校干训班刑侦保卫专业毕业。幼习武,时诵拳谱歌诀,渐好古诗文,逐近探修佛道丹禅之妙观,得明内丹即是精气神元真之玄理,参禅即是静坐静思静虑之妙意,入定是佛道两家之境界。禅与诗的有机结合,是古体诗中有较强生命力的禅机臆境之妙用。想入静即须除烦,想除烦即须感恩,想感恩即须赞美,此时所看到的都很美好,诗一出口皆是心田流出的鲜华。于是,我把所做的十余首禅诗分享给大家。希望有更多的诗友喜爱禅诗,去创作禅诗。合作组织:榆阳区作协榆阳区诗词学会
顾问:段云飞左子初郭有凯高仲岗主编:郭宝玉豆豆宣传:涵予木兰花本期编辑:豆豆投稿邮箱:tengfeiwenxuewang.